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学院开展“互联网+ 挑战杯、创青春”三大赛事经验分享会

为帮助大一大二同学进一步了解三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学术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10月27日上午,学院通过腾讯会议邀请到三支优秀获奖团队分别为127名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首先,由互联网+校级优秀项目——鲜风派公益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负责人王强为大家分享解决项目逻辑问题,他讲道如果完全按照得分点产出项目,那大赛完全没有创新性而言。项目的自身逻辑有无不等同于得分点有无,“互联网+”大赛考察的是,是否根据得分点和项目特点,形成项目自身的逻辑。针对项目的逻辑问题,各备赛团队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让评委找不出问题,将评委的考察点、所需论证材料都一一进行展示,例如:用营业执照证明项目所处阶段及落地开展情况;用具体财务报表证明项目的盈利、融资等数据。但这一步需对项目有长久的钻研,有一定实践难度。二、找到项目的独特之处、与他人相比之下的优势,并传递给评委,可以是技术创新也可以是运营模式创新。找到独特之处,并告诉评委。三、找到项目的投资价值、前景意义所在,针对所处赛道分析项目的前景,要让投资人看到项目的投资前景;让行业人看到行业的希望;让公益人看到社会愿景。

紧接着,省级项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主持人张益铭分享科研竞赛的前期准备、计划实施、报告编写和最终答辩的经验;国家级项目——大学生运动风险辨识、评估与前控机制的研究主持人白铭洋分享了自己关于竞赛经验,着重从比赛流程、团队合作和答辩注意事项三方面介绍,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参赛和答辩过程中的经历。着重讲解了团队合作中项目成员构架的重要性。

最后,学院辅导员郑伊伶对三大赛事进行了简要总结,号召广大同学广泛参与到赛事中,用实际行动去培养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科研水平,充分发掘自身创新潜力。

此次分享会极大程度上为备赛“小白”们带来了许多帮助,增强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能力,营造了学院良好的创新创业学习氛围,并为竞赛储备了后备力量。